2025-07-17 15:27:10 发布人:东博视讯全息互动教室 阅读 41
在5G毫秒级低时延的脉搏里,知识的传递正经历一场“维度跃迁”。当传统课堂仍在二维屏幕的边界中折叠时空,全息教室已把教师、实验与思维同时“立”起来——一束光、一片纳米膜、一条看不见的网络,便让远方的教师以1:1的立体身形站上异地讲台。这不仅是一次显示技术的升级,更是教育场景的“空间重构”。
传统智慧教室把板书、PPT 搬到线上,但依然是“平面交互”。东博视讯的全息教室则通过“光场再造”,把教师、3D模型,以及实验现象以 1:1 裸眼 3D 的形式“投射”到远端教室,完成了三重升维:
视觉升维:利用光的干涉-衍射原理和空间结构,打造全息成像场,还原影像景深感和立体感,学生无需 3D 眼镜即可裸眼观看全息立体影像。
交互升维:经过算法优化的全息互动教学系统和低延时传输系统,将延迟降到200 ms内,再配合实时的全息影像采集系统,教师影像可实时与学生互动,实现异地“面对面”。
资源升维:平面的教学资源可逐步升级成3D资源,所有的全息课件均可导入3D资源库,成为可以复用的3D资产,可以跨学科调用,嵌入其他课程资源体系。
下面将“全息互动教室”拆解为四大核心系统级模块,对应教师全息影像的“采集—处理—传输—显示”完整链路。
全息影像采集系统,通过高感光度4K摄像模组与360°环绕式拾音阵列,实时扫描教师动态影像、板书及教学环境,实现"视听双高清"采集。可实现免绿幕实景采集技术,消除传统影棚感,可同步捕捉3D模型数据与课件内容,构建完整教学信息流。真实采集教师授课场景,为远端学生提供沉浸式临场感。
全息图像处理融合系统采用AI驱动的全息特征增强算法,对原始影像进行降噪、色彩校正及边缘锐化,提升立体感与清晰度。同时具备多数据源融合功能,可无缝融合教室影像、3D模型与PPT课件。
低时延传输系统通过编解码优化与网络传输算法,将端到端时延压缩至200ms内,可实现1080P 60帧/ 4k 30帧稳定传输,可保障复杂网络环境下的稳定性,为跨校区“零延迟”的超时空“面对面”提供了保障。
全息还原显示系统基于光场成像结构与纳米光学材料,通过分光技术控制光线折射角度,生成悬浮式裸眼3D影像。利用1:1比例动态还原技术,精准呈现教师微表情与模型细节,能实现175°宽视角显示,消除视觉死角,让远端教师"立体站立"于讲台,增强教学真实感。
教育数字化的下一站,不是更清晰的屏幕,而是更立体的世界。东博视讯全息教室用一束经过精密计算的光,把教师、知识与学生重新缝合在同一时空,把每一次教学互动都升级为一次跨越山海的“面对面”。
版权所有 © 2012-2020 东博视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B2-20201276 鲁ICP备09039169号-7 电话:400-838-5277